(新春走基层)四川:夹金山下民众载歌载舞欢庆“上九节”******当地民众表演舞龙。 王磊 摄
当地年轻人欢呼“上九节”开幕。 王磊 摄
当地民众身着盛装观看表演。 王磊 摄
当地民众表演舞龙。 王磊 摄
当地民众表演传统杂技“天鹅孵蛋”。 王磊 摄
当地民众表演舞狮。 王磊 摄
“上九节”表演现场。 王磊 摄
当地民众着盛装迎接八方来客。 王磊 摄
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九,四川省宝兴县硗碛藏族乡举办一年一度的民俗活动“上九节”。在夹金山下当地民众身着盛装与游客一起观看表演舞狮、舞龙等传统节目,祈福新年,迎接万物萌生。
“世界第一兔”亮相古动物馆****** 本报讯(记者 李祺瑶)今天,中国古动物馆《“兔年话兔”——兔年特展》开幕,世界最早的兔形类动物化石领衔一批兔家族里的明星化石亮相。观众可跟随古生物学家的脚步,揭开兔形类动物起源与演化的秘密。 步入展厅,丰富的图文资料、珍贵的化石展品,按照“兔的演化”“兔子的起源”“兔鼠之争”“兔家族里的明星化石”4个部分依次展开。最亮眼的展品要数安徽模鼠兔的上颌骨化石标本和复原像,它们描绘了兔子祖先的形象。这件约6200万年前的化石,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古生物学家李传夔发现并命名,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兔形类动物。 展柜里,一片放大镜下摆着一块小巧的头骨化石标本。这是兔形目动物中最早的代表——远古道森兔的头骨。专家介绍,远古道森兔发现于我国内蒙古二连盆地距今约5300万年前的早始新世地层中,标本保存了带额弓的头骨及跟骨和距骨等附肢骨骼,其在骨骼形态上介于模鼠兔和兔形目动物之间,但因具有一对下门齿等典型兔形目特征,而获得“世界第一兔”的称号。 展览将持续至6月。
|